“孩子上學被欺負,要不要讓他打回去?”
?
這句話一直是后臺留言中的???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前幾天哥看到一位母親的帖子,給出了最好的回答。
一次偶然,她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孩子被同學敲詐勒索。
孩子被逼到偷家長的錢,去喂飽兩個同學越來越大的胃口。
看到小孩被逼偷錢,其他家長會怎么做?
不少網(wǎng)友用自己的父母現(xiàn)身說法。
你偷錢的行為是要嚴懲的,至于你被人欺負:
“他們怎么不找別人搶錢偏偏找上你?”
這位母親不會說出這些話。
她明白,自己的孩子是搶劫的受害者。
比起老師,她更相信警察。
《刑法》第二百六十三條規(guī)定:以暴力、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,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。
第一步就是取證,現(xiàn)場抓包。
為此特意她又給了孩子一百塊,要是被搶,就讓他們搶。
然后報警。
警察來了,證據(jù)確鑿,兩個搶劫的小孩還在編著蹩腳的理由。
聽他們可笑的辯白沒有意義,下一步是找他們的家長。
果不其然,有熊孩子,必有熊家長。
一上來就不由分說地袒護其自己家的小寶貝。
這時候要是軟下來,估計又是一場和稀泥,對方的家長請自己吃頓飯道個歉,“啐,小孩打架,多大點事?”和解后還是朋友。
然后第二天上學校園霸凌繼續(xù),甚至變本加厲。
所幸這位母親沒有。
她給了對方家長兩個選擇,要么當著所有人的面道歉,要么去你們家外拉橫幅。
霸凌者慫了。
現(xiàn)在她孩子上學恢復了笑容。
可給大家都看爽了,帶入她孩子的視角,瞬間覺得好幸福,好有底氣。
這事不少人都不曾有的感受。
校園霸凌這件事上,家長應是孩子的強硬后臺。
但有些家長,甚至在還往火里添了一把柴。
你一定看過這樣的新聞:一個男孩經(jīng)常沒來由的被同學打。
爸爸覺得那是“孩子間的玩鬧”,但孩子卻怕到“渾身發(fā)抖”。
直到釀成嚴重后果,家長才開始哭訴說孩子從來沒說過這些事情。
他們是沒說過嗎,還是家長沒當回事?
真的想讓這些家長想一想,都是從孩提時代過來的,當時的自己和伙伴,真的有那么“單純”嗎?
大人還懂得利弊得失,孩子則沒有顧慮,許多孩子的善意與惡意都是赤裸裸的,不加修飾,不計后果,因為他們不考慮后果。
之前有人發(fā)問,校園霸凌者在看影視劇里的霸凌戲時,會不會意識到自己也是這種人渣。
極大的可能,這幫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在霸凌,就算意識到了,也覺得不會有多大的事。
美劇《生活大爆炸》里有一集,主角鼓起勇氣,去找學生時期霸凌他的同學討說法,他同學很詫異,居然覺得當年他們玩得很開心。
最后試圖用輕飄飄的道歉來一笑泯恩仇。
這能彌補嗎?搞笑吧。
讓霸凌者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,一定要在當時就給他足夠的震懾。
做錯了事,就要承擔后果。
我看大家們對被欺負孩子的建議,最多的就是:打回去,勇敢反擊。
可要是能打回去,他們早就這么做了。
他們被人渣選出來霸凌,必然是經(jīng)過一些考量的,或性情溫和或不忍動手,總而言之,沒有獨自反擊的能力。
他們中有些人會忍無可忍魚死網(wǎng)破,可代價太過沉重。
哥之前寫過“刺死霸凌者案”的陳泗翰,霸凌者拿刀刺他,他自衛(wèi)反擊時捅死了霸凌者。
換來的是7年高墻生活,他14歲到21歲這段被稱之為“青春”的美好時光,全部失去了。
還有一種人,會加入霸凌者的行列,揮刀向更弱者。
內(nèi)蒙赤峰的青年王嶺,他也曾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。
等他長大,占據(jù)暴力的頂端后,干出來的事,比霸凌他的人更加喪心病狂。
無論哪種,我想都不是任何家長想看到的結果。
還是上面那句話,家長應是孩子的強硬后臺。
這世上大多數(shù)的惡果不光是來自惡人, 還有好人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妥協(xié)。
發(fā)現(xiàn)任何孩子被霸凌的蛛絲馬跡,都不能無動于衷,這是比參加孩子成人禮重要得多的事。
就像河北邢臺的這位父親一樣,他的兒子被高年級同學堵廁所要煙。
他知道后,直接帶了5條煙去學校,站在學校的門口大喊:我給你把煙拿來了,不就是幾條煙嗎,你把煙拿進去,請你以后不要打我的孩子了。
這話聽著軟,但配合著他壯碩的身材和洪亮的口音,哪個小兔崽子看了不打個哆嗦?
沒有人敢出來領煙,于是他讓校長把煙轉交給那幾個勒索的孩子。
“他們還想要什么,我給買?!?/p>
這樣的家長,才是孩子的后盾。
也許人之初真的性本惡,無論制度如何完善,我們永遠不可能徹底根除校園霸凌,拔除這個人類社會與生俱來的毒瘤。
但身為人父人母,至少要有往這個毒瘤上砍一刀的勇氣。
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,“孩子上學被欺負,要不要讓他打回去?”
答案是不要,應該是家長替他反擊回去。